第27节(3 / 4)
云凤章一脸无奈,“那好吧。”说完,他将手中的东西一古脑地塞给她手里,包括他自己的那份。
杨小姣道:“你还我的那份就行了。”
云凤章不容她拒绝:“这是洛城的规矩,来了亲戚,东道主要送些本地的特产点心。你看我又没送你什么贵重的东西。”
杨小姣一看也确实是。她迟疑着收下了,又在想要不要回送他点什么。
云凤章像是猜出她的心事一样,说道:“按规矩你也可以回送点什么,比如绣品帕子之类的。”说到这里,他突然想起小姣不太绣东西,于是急忙改口:“其他的也行,烧饼、馄饨、饺子、袜子——”
杨小姣不由得又想起袜子的事,一脸无语,“那行,我送你一堆袜子,满足你的癖好。”说完,她夺过东西,抱着上楼去了。
走到门口,那帮老太太们眼神犀利地扫视过来,杨小姣笑着跟她们打了招呼。其中有个老太太说道:“小姣是吧,方才巷口那个男人是你什么人啊?大春天的,还戴着斗笠,别不是什么坏人,你一个姑娘家一定得当心啊。”
杨小姣忙说:“哦,那人不是坏人,他是我表哥——的书童,帮我扛东西的,因为脸上有疤,所以戴帽子遮挡一下。”
“哦哦,原来如此。”众人恍然大悟。
杨小姣笑了笑,抱着东西上楼去了。
当天下午,杨小姣哪儿也没去,帮着白氏干了点活,然后又将那件新衣裳洗干净,晾干后,又缝补了一下。她像白氏借针线时,衣服也被她看到了,白氏摸了摸手直呼这价钱太值了。她还好心地帮她在破口处绣了朵花,一点也看不出补过的痕迹。
忙完手中的事后,杨小姣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没做。那就是何大娘托她带的信和东西还没送过去。
她便拿出地址问白氏,白氏想了想,说道:“你说的地方在城北,不过,那里有些乱,是外地小商贩们聚集的地方,鱼龙混杂,什么人都有。你去时小心些,要不让你大爷陪你一起去?”
杨小姣忙说不用,她只是白天去应该没事的。
第二天吃过早饭,杨小姣换上那件新衣裳,拿着东西和何大娘的信,便向城北方向出发了。
杨小姣走过了三条街道,拐了四条巷子,问了好几个路人才算到了信上所说的地方。
这里叫牛羊巷,果然如白氏所说,又脏又乱,地上污水横流,在巷子里玩耍的孩子脏兮兮的,闲汉也多,看到她经过,还有人不怀好意地吹口哨。杨小姣也不理会,目不斜视地走过去。
她停留在扇残破的门前,轻轻敲了敲门,没有人应。她加大了力度,还是没人应。
难道是搬走了?杨小姣正在疑惑间,忽然听见隔壁的门咣当一下开了,一个头发全白,没牙的老婆婆说道:“你找谁?”
杨小姣报了何大娘表家的名字,王玉花。那人似乎没听明白。杨小姣赶紧报上王娘丈夫的名字,老婆婆这才明白,“你说是大金啊,他们白天都不在家的,你去北市找他们,最北面第三家,李氏烧饼,一问就知道。”
杨小姣向老婆婆道了谢,便朝北市走去。
地方不太好找,这是个露天菜场,商贩众多,熙熙攘攘,十分拥挤。
杨小姣转了一大圈才找到李氏烧饼,这位置着实有些偏僻。
杨小姣没急着上前,而是站在不远处观察着他们。
守摊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,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,头花半白,面容愁苦。男的腿有些不便,女的右手似乎不得力,旁边还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,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,不过洗得很干净。男孩脸色青白消瘦,睁着一双大眼睛呆呆地望着人群。
可能是杨小姣站得太久了,引起了两人的注意。那妇人抬起头,脸上挂着笑问道:“姑娘,你要买烧饼吗?”
杨小姣走过去,确认道:“请问您是王姨吗?我是玉西桃花镇的,我叫……”
她刚说出前半句,那个妇人就激动地用满是白面的手抓着杨小姣:“你是桃花镇的,你认识阿春是吗?”阿春是何大娘的闺名。
杨小姣点点头,王氏的丈夫李金也冲杨小姣笑了笑,然后一把拽过小男孩,让他把凳子让出来,请杨小姣坐。
杨小姣冲小男孩笑笑,并没有坐,只赶紧把信和东西拿出来。 ↑返回顶部↑
杨小姣道:“你还我的那份就行了。”
云凤章不容她拒绝:“这是洛城的规矩,来了亲戚,东道主要送些本地的特产点心。你看我又没送你什么贵重的东西。”
杨小姣一看也确实是。她迟疑着收下了,又在想要不要回送他点什么。
云凤章像是猜出她的心事一样,说道:“按规矩你也可以回送点什么,比如绣品帕子之类的。”说到这里,他突然想起小姣不太绣东西,于是急忙改口:“其他的也行,烧饼、馄饨、饺子、袜子——”
杨小姣不由得又想起袜子的事,一脸无语,“那行,我送你一堆袜子,满足你的癖好。”说完,她夺过东西,抱着上楼去了。
走到门口,那帮老太太们眼神犀利地扫视过来,杨小姣笑着跟她们打了招呼。其中有个老太太说道:“小姣是吧,方才巷口那个男人是你什么人啊?大春天的,还戴着斗笠,别不是什么坏人,你一个姑娘家一定得当心啊。”
杨小姣忙说:“哦,那人不是坏人,他是我表哥——的书童,帮我扛东西的,因为脸上有疤,所以戴帽子遮挡一下。”
“哦哦,原来如此。”众人恍然大悟。
杨小姣笑了笑,抱着东西上楼去了。
当天下午,杨小姣哪儿也没去,帮着白氏干了点活,然后又将那件新衣裳洗干净,晾干后,又缝补了一下。她像白氏借针线时,衣服也被她看到了,白氏摸了摸手直呼这价钱太值了。她还好心地帮她在破口处绣了朵花,一点也看不出补过的痕迹。
忙完手中的事后,杨小姣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没做。那就是何大娘托她带的信和东西还没送过去。
她便拿出地址问白氏,白氏想了想,说道:“你说的地方在城北,不过,那里有些乱,是外地小商贩们聚集的地方,鱼龙混杂,什么人都有。你去时小心些,要不让你大爷陪你一起去?”
杨小姣忙说不用,她只是白天去应该没事的。
第二天吃过早饭,杨小姣换上那件新衣裳,拿着东西和何大娘的信,便向城北方向出发了。
杨小姣走过了三条街道,拐了四条巷子,问了好几个路人才算到了信上所说的地方。
这里叫牛羊巷,果然如白氏所说,又脏又乱,地上污水横流,在巷子里玩耍的孩子脏兮兮的,闲汉也多,看到她经过,还有人不怀好意地吹口哨。杨小姣也不理会,目不斜视地走过去。
她停留在扇残破的门前,轻轻敲了敲门,没有人应。她加大了力度,还是没人应。
难道是搬走了?杨小姣正在疑惑间,忽然听见隔壁的门咣当一下开了,一个头发全白,没牙的老婆婆说道:“你找谁?”
杨小姣报了何大娘表家的名字,王玉花。那人似乎没听明白。杨小姣赶紧报上王娘丈夫的名字,老婆婆这才明白,“你说是大金啊,他们白天都不在家的,你去北市找他们,最北面第三家,李氏烧饼,一问就知道。”
杨小姣向老婆婆道了谢,便朝北市走去。
地方不太好找,这是个露天菜场,商贩众多,熙熙攘攘,十分拥挤。
杨小姣转了一大圈才找到李氏烧饼,这位置着实有些偏僻。
杨小姣没急着上前,而是站在不远处观察着他们。
守摊的是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妻,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,头花半白,面容愁苦。男的腿有些不便,女的右手似乎不得力,旁边还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,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,不过洗得很干净。男孩脸色青白消瘦,睁着一双大眼睛呆呆地望着人群。
可能是杨小姣站得太久了,引起了两人的注意。那妇人抬起头,脸上挂着笑问道:“姑娘,你要买烧饼吗?”
杨小姣走过去,确认道:“请问您是王姨吗?我是玉西桃花镇的,我叫……”
她刚说出前半句,那个妇人就激动地用满是白面的手抓着杨小姣:“你是桃花镇的,你认识阿春是吗?”阿春是何大娘的闺名。
杨小姣点点头,王氏的丈夫李金也冲杨小姣笑了笑,然后一把拽过小男孩,让他把凳子让出来,请杨小姣坐。
杨小姣冲小男孩笑笑,并没有坐,只赶紧把信和东西拿出来。 ↑返回顶部↑